福建11选5开奖记录 www.00v1c.cn
RFP小课堂丨401K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,是一种由雇员、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。美国在1978年《国内税收法》新增了第401条k项条款的内容,该项对养老金的鼓励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,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,成为美国诸多雇主向其雇员提供的主要的社会保障计划。
按照该计划,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401K账户,员工每月从其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,而企业一般也按一定的比例往这一账户中存入相应资金。401K计划资金可以投资于股票、基金、年金保险、债券、专项定期存款等金融产品,雇员可以自主选择养老金的投资方式,其投资风险由雇员承担。
通常,美国大公司的雇员更愿意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。员工退休时,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、分期领取和转为存款等方式使用。私人企业工作的员工退休后,企业将不再承担其退休金的支出,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。
401K计划是一种缴费确定型(DC)计划,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,其建立需符合一定条件。雇主和雇员投入到401K退休账户的所有钱都不需要报税,只有雇员在规定年龄领取时才算收入,需要申报个人所得税。雇员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金额取决于缴费的多少和投资收益状况。如果员工中途离开公司,这笔钱归员工个人所有;如果员工在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,他工作期间所积累下的这些钱就是他的退休金。
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养老金计划,401K计划发展迅速,仅用20年的时间就覆盖了约30万家企业,涉及4200万人和62%的家庭,成为缴费确定性计划的主流。其主要原因是:
(1)税收优惠是401K计划发展的源动力。在此之前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多由企业缴费,可以享受税收优惠,如有个人缴费则需纳税。因此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一直较低,人们更倾向于当期消费。通过个人缴费的税收优惠政策,401K计划实现了国家、企业、个人三方为雇员养老分担责任的制度设计,对企业和员工产生很大的吸引力。
(2)“以养老为目的”的制度设计和监管提高了储蓄率。401K计划为了实现养老的目的,通过有力的监管对提前取款行为进行了惩罚,有效地激励了储蓄。研究结果表明,与美国国民原有的边际储蓄倾向相比,401K计划可以提高至少89%的国民储蓄率。
(3)成熟的资本市场为养老金的长期投资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。20世纪70年代初,美国资本市场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,市场更加成熟,投资工具日益丰富,加上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的健全,包括401K计划在内的养老金资产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基石,与资本市场形成了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。特别是使得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,2004年共同基金持有401K计划资产总额的51.5%,达到1.086亿美元。
(4)其他特点。一是个人账户的可携带性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;二是雇员具有投资选择权,促进了他们的积极参与;三是企业的配套缴费有助于吸引并留住人才。这些特点有助于调动企业和员工参与401K计划的积极性。
金程推荐阅读:
RFP 交流答疑群:641909196
完善下表,48小时内查收全套RFP备考资料
声明▎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金程RFP。原创文章,欢迎分享,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。
金程RFP动态RFP最新公告丨让爱如“阅”而至,为爱“益”起读书
扫一扫,获得第一手RFP资讯